
攝影雪景的用光藝術 首頁>攝影雪景的用光藝術
攝影是用光的藝術,大雪紛飛的日子里,什么時間段拍出的照片更有層次感和美感,當雪花覆蓋大地時,天地蒼茫一片純白,如果在晴天的清晨或者傍晚時拍攝,更能表現出雪的質感,如果是拍攝雪景中的村莊或者霧凇,好的光線能夠更好的渲染氛圍。
拍攝雪景照片這種極端情況,除了測光的方法比較講究之外,還可以采用一些攝影配件來幫助拍攝,其中最重要的配件就是偏振鏡。白雪表面會有很大強度的偏振反光,加上偏振鏡可以使得畫面的光比減小不少。在雪地中拍攝,器材的防潮抗寒要格外留意。簡單的用塑料袋包裝一下你的鏡頭和器材就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,同時也要注意電池的保溫,低溫讓電池消耗較快,在不拍攝的時候,把電池及時取下來,放入衣服口袋中保溫,也能有效的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,當然,也可以多準備幾塊電池,防患于未然。他說,當大雪剛剛降臨,還沒完全覆蓋所有事物的時候,這時的拍攝變得十分有趣,尤其在野外拍攝時,山上的巖石和靜靜流淌的河流,由于位置和表面的凹凸不平,往往形成千變萬化的畫面構成,此時抓緊時機,認真觀察,往往可以拍出富有水墨山水畫風格的風光作品,大氣,抒情,十分有意境。本文來源于南京宣傳片制作公司
可以觀察在雪中的周遭靜物,看看其中跳躍出來的顏色,其中紅色系的對比在雪景中顯得更加動人。紅色是突出雪色純白非常好的對比色。我們在拍攝的時候,可以尋找這種顏色來進行搭配,意識到小景也是可以出彩的,多多拍攝一些很細節的東西。但是要稍稍注意的一點是,當紅色出現在畫面中,為了顧及雪色的呈現,很有可能畫面中的紅色會出現過于偏色的情況,有可能紅色會偏紫色或者粉色。因此,我們可以在前期拍攝的時候,最好使用RAW格式,以方便我們后期的時候調整紅色的色調和飽和度。
如果你直接拿著相機或者手機,對著雪景來進行測光,所拍攝出來的畫面會偏暗,此時你必須進行曝光補償才能獲取正常的曝光。一般來說,畫面里的大部分面積是積雪覆蓋的話,測光后增加1-2檔曝光補償是比較適合的。測光的原理是“白加黑減”,拍攝雪地的時候,往往容易出現兩個極端。一是如果畫面光比相當,拍攝者由于害怕過曝,從而減少了曝光補償,使得畫面變暗;二是如果畫面光比較大,拍攝者錯誤的對陰暗處進行測光,這樣會使得畫面中白雪的部分過曝。最正確的測光辦法是在畫面中找到最亮的大片區域,對其進行點測光,然后設置曝光補償為+2.0檔。這樣可保證畫面中最亮的那些大片區域不會過曝,并且呈現純白色,畫面中的其他部分也會按照本身的顏色和亮度顯現。準確的曝光是拍攝雪景的首要因素,我們首先必須對雪的特性有所了解,由于雪在地面平鋪開后會產生一種鏡面反光作用,造成雪地表面的特點是:亮度大、反差小,反光率高、層次缺乏、色調單一。這樣,相機所拍攝到的景象就與人眼所看到的實景有了一些差別。